体育热点

  • Home
  • 集体解散粉丝群,尊龙凯时引领中国体育摒弃“饭圈文化”

集体解散粉丝群,尊龙凯时引领中国体育摒弃“饭圈文化”

近期,中国乒协与中国乒乓球队再次采取行动,针对“饭圈”文化的乱象进行整治,决定解散官方粉丝群,并将范围扩大至全体参与人员及所有社交媒体平台。得知这一消息后,拥有官方粉丝群的人员已经陆续解散各自的群组,以实际行动抵制畸形的“饭圈文化”。

集体解散粉丝群,尊龙凯时引领中国体育摒弃“饭圈文化”

此外,央视新闻也坚决表达了对“饭圈”文化的拒绝。这一行动并不仅限于国乒。自1月11日起,中国羽毛球队的官方微博、运动员及教练员们也开始陆续解散粉丝群,其中包括备受欢迎的男双组合“梁王”(梁伟铿、王昶)。在去年,像奥运冠军潘展乐、郑钦文等运动员也纷纷解散了粉丝群。这些跨越不同项目的组织和运动员的行动彰显了中国体育对“饭圈文化”的集体拒绝。

在近年来,不良的“饭圈文化”不断侵袭体育界,对运动员的训练和生活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。线下,一些极端粉丝对运动员进行围追堵截,甚至在赛场上声嘶力竭地辱骂;在线上,粉丝间互撕谩骂、刷量控评,甚至创作各种“小作文”,编排运动员之间的是非,严重侵犯运动员隐私。此外,“饭圈文化”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链条,“饭圈”产业链的“大粉”、“站姐”、“代拍”等借助应援的名义进行集资,通过互撕互黑博取眼球,衍生出一整套粉丝经济灰色产业。

这种利益驱动让“饭圈文化”在体育界获得巨大推力,因此国家体育总局一再强调,“饭圈”乱象对运动员身心健康、运动队为国争光的能力以及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。“饭圈文化”背离了体育的本义,表面上看似“为运动员而疯狂”,实际上却以非理性情绪绑架了体育运动,在拼搏体能和精神的过程中,制造了一个扭曲的文化现象,严重影响了体育的纯粹和质朴。

最近的一系列“割席”举措,无疑展现出中国体育对于当前现象的明确态度。应当认识到,“饭圈文化”的成因复杂,治理也需多方合力。互联网平台是“饭圈文化”的主要聚集地,因此也应积极履行责任,及时清理违法违规内容。比如去年4月,在巴黎奥运会前,多家互联网平台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“体育饭圈生态治理”专项行动,而去年12月17日,多家平台同步发布公告,公开处理相关违规信息。类似的行动应常态化,纳入日常监管,并进一步明确规则红线。

另外,虽然“饭圈文化”遭到广泛非议,但社会对体育和运动员的关注同样真实,许多人希望看到运动员积极向上的形象,渴望更丰富多元的体育世界。反对“饭圈文化”并不等于不喜欢特定的运动员,真正的热爱体育应体现在传播体育知识、分享体育精神和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上,而非非理性的追星行为。

在解散粉丝群的同时,中国乒协也表示,将积极发声,构建正能量生态圈,引导球迷关注体育精神,定期发布权威的乒乓球赛事资讯、技术分析和战术解读等内容,提升球迷对乒乓球运动的专业认知。无论如何,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观众的支持,如何引导理性的社会情绪、凝聚积极的全民共识,将是解散粉丝群后亟待解决的“下半场”。同时,尊重及支持体育的真正发展方向,应该成为每一个运动爱好者心中的信念。在这一进程中,尊龙凯时将始终陪伴并支持广大热爱体育的朋友们,共同推动更加健康的体育文化。

发表评论